近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我院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1984届本科、1987届硕士、1990届博士校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如竹领衔团队“空气源热泵多品位热能高效供应关键技术与应用” 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2001届博士校友、压水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国和一号”总设计师国家电投首席科学家郑明光领衔团队“大型先进压水堆非能动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 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多品位热能高效供应关键技术与应用
王如竹
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1984届本科、1987届硕士、1990届博士校友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所长
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发电及制冷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针对空气源热泵供热研发及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项目团队首创了季节适应性宽流量调控,研发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性能系数达到4.73的国际最高记录;发明了低环温气液混喷空气源热泵和小温差换热末端供热技术,实现了空气源热泵供热从寒冷地区向严寒地区的突破,覆盖了我国全气候区;创新提出了空气源大温升热泵蒸汽发生技术,性能系数达到1.85,电耗约为电锅炉的一半,最高输出温度达到150℃。项目团队通过近20年的创新研发形成了热能品位广、供热效率高、应用范围宽的空气源热泵多品位高效供热系列关键技术。研发的产品成功应用在冬奥会开闭幕式场馆等重大工程以及广大的民生供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成果有力推动了电气化低碳供热转型,为国家“双碳”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大型先进压水堆非能动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
郑明光
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2001届博士校友
压水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国和一号”总设计师国家电投首席科学家
项目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专项,攻克了高功率堆芯冷却难、高衰变热熔融物堆内滞留难、高放核素高温高压安全壳内包容难等三大科学与工程难题,开发了严苛事故下高功率堆芯非能动冷却技术,攻克了极端情况下堆芯烧毁后的熔融物堆内滞留技术,发明了高温高压下能够包容放射性的安全壳制造和温压控制技术,突破了全球非能动安全技术能力的认知,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和一号”三代核电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国和一号”单堆电功率超过1500兆瓦,可从设计上消除大规模放射性释放的可能性,有效控制未来核电规模化发展的安全风险。
祝贺获奖校友!
科技报国,机械动力学院校友一直在路上!
❖
来源:交大人等
整理编辑: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校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