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和宣传表彰大学生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开展“2021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推选展示活动。经学校推荐、专家评议等环节,我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张忠豪获评“2021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一起来看看他的风采吧!
张忠豪
永不止步的“ 挑战者 ”
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及国际会议论文各一篇;申请发明专利两项,软件著作权一项,各有一项已获授权。
一体式可逆燃料电池的开路先锋
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我国对无人作战系统的续航时长和负载能力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新型超长航时、大负载的能源系统亟需开发。张忠豪与团队所研发的一体式可逆燃料电池是一种全新的能源系统,它能以极高的能量密度实现稳定的供能和储能,是高负载、长续航能源系统的理想选项。
在研究初期的调研过程中,张忠豪和团队发现对于双向效率难以提高这一问题,学术界和商业界均无成功的解决方案和应用案例,他明白任务艰巨、道阻且长。研究重点集中在业界公认的难题——“水气混流”问题上,受到生活中高速公路道路分隔线和北方旱稻田种植方式的启发,他们以巧妙的结构设计和系统配合,大幅提升双向工作效率,解决了双向效率低的难题,获得诸多专家和学者的认可。基于上述研究成果,他以第一作者在国际能源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并申请了两项发明专利(一项已授权)和一项软件著作权(已授权)。
在此基础上,张忠豪与团队参加了第十七届“挑战杯”比赛,搭建出无人车可逆燃料电池系统。他们为了一台合适的空压机反复挑选对比,常连续十余小时进行系统的安装调试,对近百个零部件一一选型,最终克服了电动汽车底盘设计和控制策略开发零基础、系统与无人车设计标准不匹配两大困难,使系统在无人车上顺利运行。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的测试报告表明:团队所开发的无人车航时是传统系统的1.9倍,实现了质的飞跃。凭借着“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开拓奋斗精神,张忠豪及团队斩获了“挑战杯”特等奖,无数次的努力与坚持最终取得了回报。
科技成果落地的实践达人
张忠豪立志要“做有用的研究”,推动科技研究成果的落地。
在参加“挑战杯”比赛的同时,他积极寻求可逆燃料电池系统在其他场景中应用的可能。在导师的帮助下,他们与某高科技公司进行合作,为某型号无人机设计系统样机,经测试,他们所研发的电池系统满足无人机动力系统要求,并使无人机的续航和负载能力大幅提升。同时,团队也与相关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为电网、空天、军工等领域提供了一种清洁、高效、长续航的能源系统,为氢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疫情防控志愿工作的“排头兵”
三月,紧张的“挑战杯”备赛与上海疫情狭路相逢。秉着“躬身入局,挺膺负责”的态度,张忠豪在备赛之外又担起核酸检测志愿者工作负责人的任务。
他勇挑重担,同志愿者团队共筑安稳校园。作为校园核酸检测志愿者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秉承“选择了交大就是选择了责任”的理念,与千余名志愿者一道,从3月服务至今,多次参与到核酸检测、物资运送、人员转运的工作中,个人服务时长超700小时。
他注重疫情防控期间的价值引领。作为学校团委辅导员,他与团队共同策划,将战疫过程中的“实景教学”素材转化为短视频等鲜活形式,讲好疫情防控“大思政课”,吹响“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团员让我上”“我是退伍兵我得上”的号角,相关工作获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他是氢能全新领域的开路先锋,是科技成果落地的实践达人,也是志愿工作的“排头兵”,无论角色怎么变,张忠豪不断突破自我、永不止步的挑战者本色未曾改变,也绝不会改变。未来,他将继续用奋斗成就最亮丽的青春底色!
向榜样学习
化奋斗为青春底色,不断提升自己
在奉献中实现自我,追寻人生意义!
转自:上海交通大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