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第一届长三角碳中和与绿色发展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2023-06-16   阅读:36

6月12日,第一届长三角碳中和与绿色发展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长三角碳中和产学研联盟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第一财经为媒体合作伙伴。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石燕、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奚立峰发表致辞。论坛由长三角碳中和产学研联盟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忠孝主持。

 

 

 

 

特邀嘉宾、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发表致辞,表示在上海市委市政府指导下,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成立了“长三角碳中和产学研联盟”,依托上海及其所在的长三角地区人才、科技、金融等方面的良好基础,聚集了一大批绿色低碳龙头企业和知名研究机构,通过动员地方、企业界、学术界等力量,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事业。此次绿色低碳盛会,将促进社会各界交流分享经验,开展产学研合作,为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与全球落实巴黎协定和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方案和智慧。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做题为《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的思考》的主旨报告,指出我国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但仍面临减排幅度大、转型任务重、时间窗口紧的困难和挑战,为保障“双碳”目标如期实现,应坚定节能提效战略、能源安全战略、非化石能源替代战略、再电气化战略、资源循环利用战略、固碳战略、数字化战略与国际合作“八大战略”,以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支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下的碳中和,在构建现代能源技术体系、规模化碳移除以及健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等领域发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三角碳中和产学研联盟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在主旨报告《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区域“双碳”协同路径》中提出,要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强区域“双碳”协同。一是协同制定长三角新能源电力发展规划,共建新能源发电基地,共建储能蓄能设施,协同开展低碳绿色科技研发,支撑能源绿色转型。二是协同组建长三角区域电力市场,使之成为长三角双碳协同发展的突破口,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打破省间行政壁垒,充分发挥市场对电力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大力提升区域“互济互保、互联互通、互供互备”水平。三是通过协同,共同推进新能源从补充能源走向主体能源,实现长三角区域低碳绿色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院长高翔在《能源清洁低碳利用技术创新与发展》的报告中,提到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包括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与化石能源耦合利用技术、海上风电技术、储能技术、制氢以及氢能储运技术、生物质能以及智慧能源技术,集成形成零碳工厂、绿色低碳工业园区以及零碳低碳交通,最终形成碳中和城市的新场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傅尧、国家能源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季明彬分别做题为《“双碳”背景下的科技创新与地方发展》和《新形势下国能江苏公司转型发展实践与探索》的报告。

 

 

圆桌论坛由黄震院士主持。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局长邱水录、申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迪南、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必雄、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肖睿、浙江省能源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朱松强、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双碳总负责人陈永波围绕“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区域低碳绿色发展”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国家能源集团科技部主任李全生,江苏苏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增,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彤轩,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晋、副总经理叶勇健,国家能源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一级业务总监俞基安、生产管理部主任范永胜,浙江大学可持续能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骆仲泱,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首席教授马隆龙、碳中和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蔡亮、副院长赵东亮,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顾骏、林千果、谢晓敏,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秘书长顾东清,浙江浙华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鞠全,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振蓬等嘉宾以及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大学、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等联盟单位代表出席了论坛。

 

“第一届长三角碳中和与绿色发展论坛”作为上海首届“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即“上海国际碳博会”)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长三角碳中和产学研联盟重要年度活动。长三角碳中和产学研联盟是在上海市委及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指导下,由上海交通大学携手长三角地区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共同发起,于2022年8月17日正式揭牌成立,致力于通过产学研强强联手,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解决方案。

供稿: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