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白描:俞天奇,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新能源动力研究所2025届硕士毕业生,毕业后将前往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曾获学业奖学金、节能减排大赛三等奖。
俞天奇,一名对科研充满热情的青年,同时也是一个热爱生活、注重多元发展的实践者。在学术成长的道路上,他经历从实验室新人走向独立科研的旅途,从基础实验操作的学习到主导前沿研究项目。在科研之外,他始终坚持培养兴趣爱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与活力。这些经历塑造了他全面发展的能力,也让他对未来有了清晰的职业规划。
他的科研方向是氮化镓光催化木质素转化绿色合成气的研究。刚进入实验室时,他几乎是一名从零起步的实验新人,面对未曾接触复杂的实验条件、专业的表征设备以及未知的研究方向,最初的迷茫让他认识到,未来需要脚踏实地地学习和实践。在初期,在老师和师兄的耐心教导下,他积极学习光催化的基础,同时通过不断的实验操作熟悉关键技术,掌握了从催化剂制备到表征计算的全流程方法。同时,他积极参与课题组设备采购,从选型到调试,全流程参与,确保实验条件的完善。随着研究的深入,他逐步掌握了氮化镓的改性方法,并通过不断优化催化剂设计,提高了光催化转化效率,使木质素的高效转化成为现实,生成了以绿色合成气为主的高价值产物。这一成果为木质素资源的清洁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技术方案。经过持续的努力,他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可,成功发表了两篇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论文,并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这些成果的取得源自他在科研过程中始终注重扎实实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从一个接受任务的实验新手,成长为能够独立设计实验、分析数据、提出创新解决方案的科研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他学会了坚持、专注与合作,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将创新转化为实际价值的信念。
在科研之外,他有广泛的爱好特长。他从小学习小提琴,通过长期的努力取得了十级证书,这培养了音乐素养和专注韧劲。热爱唱歌,经常参加歌会,用音乐表达自己。运动是他释放压力的方式,喜爱羽毛球和乒乓球等竞技类运动,这让他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了健康和活力。他也经常旅游,通过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拓宽视野,让他学会了倾听和合作的魅力,这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上经历让他更加清晰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他就业去向是中国广核集团,将就业岗位是监督工程师助理。未来职业的规划是入职之后在初期掌握核心技能,积极学习相关核电设备的国标和检测方法,了解整体工艺流程;在中期深耕某专业领域,能够独立负责某个特定设备的运转,形成独特的技术特长;在后期拓宽技术能力,深入研究制造工艺,拓宽海外视野,能够协调多方关系,保证项目质量,努力获得带动推进项目进度的能力。
在研究生阶段的成长让他深刻体会到,只有融入更广阔的平台,个人的努力才能释放出更大的价值。加入中广核将是他迈向未来的一大步,他希望运用自己积累的能力,契合集团的发展目标,同时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未来,他期待将更多绿色能源的研究转化为现实,在企业继续以工程人的身份谱写清洁能源事业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