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白描:刘轩铭,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25届硕士毕业生,毕业后将前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工作,曾获潍柴动力奖学金,联合汽车电子奖学金,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
立志成才,砥砺前行
2022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上,林忠钦校长在《志存高远,不懈攀登》的主题演讲中提到:“不经火炼,难成真金”这一句话深深激励了刘轩铭,他意识到,研究生阶段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深耕,更是人生价值与理想的塑造,刘轩铭决心在这里淬炼自己,夯实学术根基,以实际行动响应时代的召唤,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夯实基础,勇于创新
在学术追求上,刘轩铭深知“基础决定深度,扎实的理论功底是科学研究的根基”。在研究生求学的初期,他选择了矩阵理论、最优化与基础数理统计等难度较高的数学课程,力求通过理论知识的积淀从而打下扎实的基础。这些课程的深厚积累不仅为他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使他能够在面对复杂的数学模型与公式时游刃有余,提升了科研效率与成果转化的速度。
学习之余,刘轩铭还积极参与了课题组的学术活动,并与学长们一同参加了“智能汽车未来挑战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他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与求解,深刻理解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和前沿发展,不仅夯实了自己的学术基础,更提升了应对复杂技术问题的创新能力。随着参与多个项目并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刘轩铭逐步深化了对自动驾驶领域的理解,并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和实验调试,最终在国际EI会议上发表了论文一篇。
实践历练,坚定报国之志
学术上的突破为刘轩铭打开了更多的实践机会。研二下学期,他有幸在北京某自动驾驶公司担任算法实习生。在这里,他亲身体验了智能驾驶技术的开发与实际落地,参与了自动驾驶软件算法的更新与迭代。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让他对自动驾驶技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刘轩铭学会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对复杂的技术挑战,并与团队成员共同攻克了一些关键技术难题。
然而,实习期间,刘轩铭也逐渐意识到,尽管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的技术行业发展迅速,但这些地区的生活节奏与个人习惯差异较大,尤其是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上存在一定的挑战。经过深思熟虑,刘轩铭决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一、二线城市的招聘机会上,力求在保持职业发展的同时,保持更为平衡的生活状态。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学院组织的就业交流活动中。通过学院就业办的推荐,刘轩铭获悉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将举行暑期开放日活动。经过与就业办老师的沟通,并参加了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宣讲会,他了解到该所对他所在研究方向有着高度的需求。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仅可以推动智能技术的发展,更能够在国防重器的研发与制造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暑假期间,刘轩铭前往沈阳实地参观学习。在学习参观期间,他了解到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组建的飞机设计研究所之一,长期从事战斗机的总体设计与研究工作。该所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和丰富的科研经验,刘轩铭被这里浓厚的科研氛围与雄心壮志深深吸引,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他深刻认识到自己应该为国家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参观结束后,刘轩铭与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达成了就业意向,并在回校后签订了三方协议,正式确定了未来的职业方向。
大国重器,初心不改
2024年11月,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的歼35-A在珠海航展亮相,这一伟大成就更加坚定了刘轩铭的职业目标。作为一名机械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他深知自己肩负着为国家航空事业贡献力量的责任。歼35-A的成功展示更加激励他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继续保持初心,勇敢前行。
展望未来,刘轩铭希望自己能够在国防航空领域施展才华,深耕技术,不断突破,以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无论未来的道路多么崎岖,他将始终牢记“立志成才,报国报民”的初心,坚定不移地走好每一步,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