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白描:吴佳宁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专业2024届硕士毕业生,签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1所),导师陈飞飞副教授。硕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国际会议论文,第二作者发表1篇SCI论文,申请1项国家发明专利,荣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中远海运奖学金等荣誉。他立志投身祖国航空事业,努力为航空事业的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机械结缘
吴佳宁,一个生长在东北的少年,从小就见证了共和国长子深厚的工业实力,这让他对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学时期,他得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那就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参观沈阳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和航空博物馆。
这次参观经历成为吴佳宁生命中的一段珍贵记忆。他走进工业博物馆,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机床,汽车,以及其他令人惊叹的机械装置。这些庞大的机械构造和精密的技术让他目瞪口呆,深深地影响了他对机械工程的理解和热爱。
特别是在航空博物馆,吴佳宁近距离接触到了战斗机等飞行器。他目睹了飞机的雄姿,感受到了强大的科技力量。这些展示让他对航空工程产生了浓厚兴趣,激发了他对飞行器设计和航空技术的向往。
从此以后,吴佳宁的梦想便清晰而坚定:他要成为一名机械工程师,投身于这个充满创新和挑战的领域。他努力学习数学、物理等相关知识,追求自己的梦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为共和国的工业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吴佳宁的成长故事,就是在工业的熏陶中,一步步走向实现梦想的征程。
选择交大,选择责任
在2021年的研究生开学典礼上,杨振斌书记向即将踏入交大校门的新生们分享了一场令人深思的开学第一课。回顾交大百余年的历史,他讲述了学校诞生于甲午战败的硝烟和觉醒之中的历程。在过去的120多年里,交大培养了无数治国英才、科学大师、产业巨子和文化精英。杨振斌书记强调,选择交大就是选择责任。他期望新一批交大的学子们能够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将个人的追求与国家的需求相结合。这些思想对吴佳宁之后的学习、科研和择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怀着对软体机器人领域的好奇与热爱,吴佳宁加入了机器人所陈飞飞副教授课题。软体机器人组是一个非常团结、友爱、活泼的大家庭,在这里大家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完成既定的科研任务。软体机器人实验室是整个交大实验设备、工具最齐全的实验室之一,既能满足了科研需求,又能维修生活中常用的设备,极大的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对机械专业的理解。他喜欢在实验室中搞一些发明创造,经常帮助同学搭建实验场景、研发实验设备。
软体组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吴佳宁在这里认识众多优秀的同学,并和其中很多人成为了好朋友,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软体组的老师们是一群踏踏实实搞学术的学者,办公室彻夜长明的灯光是他们努力付出的最好见证。在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下,能够踏心搞基础科研的人并不多,吴佳宁也跟随着老师们的脚步,为基础研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科研之路
科研之路是艰辛、枯燥的,但也是充实、收获的。
三年来,对吴佳宁影响最深的人就是陈飞飞副教授。陈老师亦师亦友,科研上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照,职业发展上悉心的指导都令吴佳宁受益匪浅。
在研究生一年级时,吴佳宁开始了系统的文献阅读和科研汇报工作。刚开始阅读英文文献时,由于语言障碍和对研究内容的陌生,他的阅读速度相当缓慢,在最初几周的组会中表现也并不理想。然而,陈老师鼓励他坚持下去,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初期的困难是难免的,但吴佳宁怀着对科研的执着和对提升自己的渴望,坚持不懈地进行文献阅读。随着阅读文献数量的增加,他的阅读速度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每周的组会汇报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深度。经过一年的努力,吴佳宁成功阅读并汇报了百余篇高质量的文献,为接下来两年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研步入正轨之后,吴佳宁遇到了更多的问题,主要分两大块:理论推导和制造工艺。软体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经常涉及建模问题,对于非线性材料的准确建模是比较困难。他经过了几个月的探索,模型仍与实验有较大差距。陈老师从最细微之处入手,进行全面分析,最终建议他使用更符合该软体材料的新模型,重新推导公式。在陈老师的鼓励与指导下,吴佳宁从头再来,将研究工作重新梳理,最终,问题的得到了解决。为了将设计好的软体机器人制造出来,需要开发一套合适的制造工艺。吴佳宁花费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每天泡在实验室,一遍遍的修改工艺方案,在经历过几十次的失败后,终于成功的开发出一套成熟的制造工艺,将设计好的软体驱动器制造出来。经过不懈的努力,吴佳宁成功发表论文2篇,国家发明专利1项,并顺利完成硕士毕业论文。
投身国防
正值踏入校园之际,校友顾诵芬院士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一消息让吴佳宁深感自豪和鼓舞。顾学长在担任总设计师期间,带领团队攻克了我国第一款重型战斗机——歼8的科研难题,成就了壮丽的事迹。这些激励人心的故事深深触动了吴佳宁的灵魂,使得他对投身国防产生了更加坚定的信念。
在2023年的暑假,吴佳宁迎来了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了解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的招聘活动,他毫不犹豫地积极报名参加。在和研究所领导的交谈中,他深刻地了解到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历史悠久,是新中国组建最早的飞机设计研究机构之一。这家研究所专注于战斗机的总体设计与研究工作,承担着国家多项重大的科研攻关项目。在交谈的过程中,吴佳宁展现了他对航空领域的热爱和对工作的坚定决心。研究所的领导对他的热情和专业素养留下深刻印象,双方当场就达成了就业意向。不久后,吴佳宁和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签订了正式的三方协议。
这标志着吴佳宁即将踏上他在航空工程领域的职业生涯,为我国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这个决定不仅是对个人职业发展的迈进,更是对国家安全和科技实力的贡献,使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他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求学生涯不仅仅是获取专业知识的过程,更是一段为了追寻国防梦想而付出努力的旅程。吴佳宁的青春将在国防科技的征途中绽放,为国家的未来添砖加瓦,谱写属于他自己的英勇篇章。
供稿:吴佳宁
编辑:徐天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