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机电设计与知识工程研究所研究生党、团支部赴江苏常熟沙家浜开展“重温芦荡烽火 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党、团日活动,追寻先烈足迹,感悟革命精神。
“沙家浜的意义在于,在沪宁铁路武进以东直到上海地区(江南东路)能否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壮大人民抗日武装力量。”沙家浜景区入口的巨幅花岗岩照壁上,镌刻着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1990年春重游战地时写下的题词,总结了这片红色沃土的光荣和过往。
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内,研究所师生们庄严肃穆地参观了革命历史展览,缅怀着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馆藏紧扣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两大主题,全面呈现了沙家浜的革命历史和发展进程,涵盖了建党及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今日沙家浜五个重要时段。支部党员们聚精会神地参观了“芦荡火种”“鱼水情深”“痛歼敌寇”等主题革命历史图片和文物,深刻领略了老一辈共产党员和革命烈士的艰苦奋斗历程,重温了沙家浜地区新四军和民兵的抗战历史,铭记并缅怀了战争时期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无私奉献精神。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广场上的军民鱼水情雕像前,研究所党员们庄严地握紧右拳,高举右手,铿锵有力地重温入党誓词,以掷地有声的铮铮誓言,共同表达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下午,师生们齐聚“芦荡剧场”,共同观看实景剧《芦荡烽火》。这部作品生动展现了沙家浜地区军民齐心协力、打破敌寇封湖诡计、成功护送伤病员的英勇故事。在烽火四起的戏剧场景中,逼真的道具和演员表演令人热血沸腾。烟火特效和汽艇特技的精彩呈现,给予观众震撼的视觉享受。《芦荡烽火》不仅唤起了历史的记忆,更让人们深刻理解了沙家浜地区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
随后,师生们登上手摇船,踏上了沙家浜深处的探索之旅。小船穿行在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之间,沿着曲折蜿蜒的水道缓缓前行。当年,革命群众将受伤的新四军藏在这片芦苇荡中,巧妙躲过了日伪军的追捕,保护了抗战有生力量。如今,支部党员们乘船穿梭其中,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抗战救国的艰辛历程。手摇船穿越在茂密的芦苇荡中,河道纵横,芦苇丛生,仿佛身临其境,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军爱民,民拥军,新四军与当地百姓共同谱写了一曲曲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
此次沙家浜红色之旅,也是一次初心之旅。通过本次主题党、团日活动,研究所同学们重温了红色经典,感悟了“沙家浜精神”中“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坚不可摧的鱼水情深,坚守不渝的清廉品质”深刻内涵。支部党员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进一步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继承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