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下午,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书育人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在振华会议室召开。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杜朝辉、常务副院长彭志科、副院长王丽伟、党委副书记顾希垚,以及委员会全体成员出席会议。
杜朝辉首先介绍了学院教书育人委员会成立的背景。他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强调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重要性。他认为,学院成立教书育人委员会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31号文件精神,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他谈到,育人工作要有导向性,要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扎实的学科知识积累,使他们成为国家发展的建设者。他分析了学院现阶段存在的教师精力投入不够,教师队伍对育人工作认识不到位等现象,希望通过教书育人委员会的成立,构建合理可行的教师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提升合力育人的成效。
随后,顾希垚汇报学院教书育人委员会的工作方案以及学校《关于青年教师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历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认定和应用的实施细则》。他从学院、教师、学生三个层面解读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介绍了委员会的相关工作职责。他重点讲解了学院构建高效合力育人平台的思路,指出了青年教师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总结了学院在以往育人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典型,分析了考评机制的重要作用。
紧接着,与会老师结合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研讨。
来新民提出,在育人工作中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他认为,交大学生智商很高,但心理成熟度相对较低。作为独生子女群体,他们常常表现为自我意识强,抗挫折能力弱,特别需要教师在学习科研中加以辅导。
李玉阳认为,在引导学生价值观养成时,应注重发挥“榜样的力量”。通过分享自己在中科大读书期间的经历,他认为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加强价值观引导,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学术上有更高的追求。
吕兴才谈到,交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家国情怀,要从长远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对于学生中存在的“小富即安”的思想,老师应注意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严格要求,做到因材施教。
王丽伟指出,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对人生的思考,应加强国学、哲学等方面知识的熏陶,教会学生如何辩证的看待问题,领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尤其是要注重对大一新生的思想教育。
姚振强认为,育人工作要“两头抓”,通过培养学生事业发展观念,帮助学生做好长远的人生规划。他认为班主任工作是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可以通过公开office time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交流和引导。
顾希垚谈到,学院将加大就业引导力度,鼓励学生与祖国同行,到各地区重点行业就业,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他建议,专业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也要对学生的就业、择业产生积极地影响。
胡永祥提出,作为本科生班主任引导学生应“多谈理想、少谈现实”,特别是在主题教育活动及科研学习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走科研道路,培养一流学术追求。
作为一名“90后”思政教师,王国锋结合自身在学院的求学经历,指出本科生对专业认识不够、专业选择喜欢“随大流”、对开设课程目的认识不足,博士生毕业期限不明确等问题。
彭志科指出,真正能够引导学生价值观养成的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默默无闻的小事”。他谈到:“改变学生的不是一两次宣讲会,而是持久的、蕴含在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分享清华大学《新清华》周报中对于奉献者的报道和人文情怀培养等内容,他认为应重视宣传工作在学生价值观引领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杜朝辉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要抓住教书育人委员会成立的契机,建立健全合力育人体系,通过完善教师选聘标准和考评机制,促使全院教职员工由“要求做”到“主动做”进而“合力做”的转变,积极参与到育人工作中来。作为教书育人委员会的成员,他希望与会的各位老师不仅要参与研讨和完善工作方案,还要主动发挥在育人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全院教师形成合力,加强对学生价值引领。
附:机械动力学院教书育人委员会成员名单
主任:杜朝辉
副主任:彭志科、顾希垚
委员:熊振华、王丽伟、来新民、姚振强、吕兴才、张文明、王彤、黄宏成、易培云、胡永祥、李玉阳、张执南、郝静、蔡小春、吴艳琼、陶晓红、郭莉、张怡凡、王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