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新闻网】赵长颖:坚守在教学与科研一线的人才培养践行者和创新者——记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教书育人奖一等奖获得者赵长颖教授

日期:2018-10-29

编者按:“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喜庆第34个教师节、全国教育大会隆重举行之际,上海交通大学颁发了校级最高荣誉第二届“教书育人奖”。“交大名师”专栏特别推出获奖者事迹介绍,旨在弘扬“教书育人奖”获得者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品格,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深入推进“学在交大”,助力学校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名师名言】

 

■ 一流大学应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精英之才,因此人才培养是大学首要之任务。在我眼里,教好书是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 人才培养的首位是对品德、修养的培养,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归之为一句话:人才培养、德智并举、德育为先。

 

■ 急功近利和追名逐利是科学研究的大敌,搞学问绝不是搞一堆头衔、名誉,只有彻底抛弃急功近利的名利思想,才能具有真正的创新火花,也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学者。

 

赵长颖, 讲席教授。赵长颖在国内外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已逾20年,这20余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他特别重视教书育人,人才培养在他心中始终是头等大事。多年来,他始终保持谦逊严谨、兢兢业业的作风,坚守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凭借对教书育人的无限热爱和对学术科研的执着追求,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的交大学子。

 

满腔热情投入教学,锐意改革不断创新

 

赵长颖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担任本科生《传热学》和研究生《高等传热学》两门核心课程的主讲教师和课程负责人,承担全英文课程的建设和授课工作。他注重培养本科学生概念理解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致力于开放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教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鼓励他们用发散思维进行实践和创新。凭借教学一线的突出表现,赵长颖获得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16年“宝钢优秀教师奖”和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15年度最受欢迎教师奖”“2018年度最受毕业生欢迎导师”等荣誉称号。

 

作为本科核心课程《传热学》和研究生核心课程《高等传热学》的负责人和主讲老师,赵长颖注重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在汲取国内外教学优秀经验的基础上,主持了一系列课程建设与改革,并获得累累硕果。他带领的教学团队,成功将本科生《传热学》英文课程打造成学院首批“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研究生《高等传热学》被评为学院重点建设的研究生品牌课程,顺利通过一期课程建设答辩后获得二期连续重点资助。上海交大近期启动了面向优秀博士生培养的“博士生致远荣誉计划”,《高等传热学》被学院推荐为首批向学校申报的博士生致远荣誉课程,赵长颖正和教学团队一起借鉴国内外顶尖大学课程培养体系,致力于打造更加优质的创新课程,为交大培养国际一流博士创新人才砥砺前行。在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中,赵长颖作为传热学模块的主讲老师和负责人,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荣誉。

 

执着坚守扎根一线,言传身教潜心育人

 

除坚守在教学一线外,赵长颖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2015级“钱学森”班的班主任,与同学们亦师亦友,关心班上每一位同学,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科创活动。三年来,同学们在赵长颖的带领下在学业成绩、科研成果、基础团建、文体活动、志愿公益学者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刮目的成绩。

 

“钱学森”班学生前五个学期的平均核心学积分分别为87.39分和83.97分,比学院整体的平均分分别高3.23分和4.95分;核心学积分排名专业第一的唐子彦同学也是机械动力大类(433人)的第一名。钱班学生在各类科创项目中的表现极为突出,获国际级竞赛奖项4项、国家级5项、省市级6项。其中王勉在IDC ROBOCON国际机器人设计大赛中获得团队亚军;张子辰在2017年第三届“协鑫杯”国际大学生绿色能源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获三等奖;杨凯小组的作品“基于热电制冷和吸附除湿耦合的小型除湿机”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获全国一等奖;张玮凡、何文谦同学参加了2017全国“高分”无人机竞赛并获一等奖;庄丁奕同学在上海电信第二届“理想杯”大学生大数据创新应用与建模大赛中获得定义命题赛区一等奖,自由命题赛区二等奖;何文谦已获得两项关于四旋翼飞行控制器的专利。

 

赵长颖还特别看重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价值引领,身体力行影响着周边学生,2015级“钱学森”班同学们曾多次参与志愿者活动,其中,杨泽源曾参加思源公益暑期支教活动,前往甘肃孟坝中学支教;班级走进长征医院,服务院内的医护人员和临终老人并开展调研,获团改金活动校级优秀奖;开展各类主题团日活动,多次获得校优秀团日活动奖。此外,钱班学生还积极参加文体活动,获评“12·9红歌会”全校一等奖,学生自发组成的辩论队摘得学院“新生杯”与学校“联合杯”辩论赛冠军。

 

赵长颖教授在教学方面造诣颇为精深,对传热学的前沿研究更是饱含热忱。他以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大力发展微纳尺度热辐射、高效储热、多孔介质相变传热等前沿研究方向,带领硕士生、博士生一起努力,探索学术前沿。在赵老师的榜样力量与指导下,课题组研究生们自觉积极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去,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

 

近三年中硕士生刘梦琦、博士生潘智豪等四人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硕士生沈丹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硕士生石皓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博士生方兴、王博翔等三人次获得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颁发“王补宣-过增元青年优秀论文奖”。博士生王博翔获2017年学院“学术之星”称号、2017年第一届“源创杯”颠覆性技术创新创意大赛优胜奖,并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动力学科唯一在读博士生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

 

追求学术真谛,勇攀科研高峰

 

赵长颖极为重视科研创新,注重把握国际学术前沿,同时又紧密结合新能源、航空航天与纳米科技等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强调学科交叉与创新,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微纳尺度热辐射、多孔介质相变传热、高效储热等前沿研究方向,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

 

近5年来,赵长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课题(973)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所发的论文被SCI引用近4000次,其中6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1篇论文获美国ASME第四届国际微纳尺度传热大会最佳论文奖,并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自2014年Elsevier发布高被引学者以来,每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

 

赵长颖现为亚洲热科学与工程联合会执行理事(中国共三位理事)和多个国际期刊编委,近5年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应邀作大会特邀或主旨报告20余次,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术会议上作为主席负责组织了“纳米尺度传热专题研讨”和“储能中的热物理问题专题研讨”,两次均作为该年度大会唯一的专题研讨,现场近4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激发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也引起了工程热物理同行对纳米尺度传热和高效储能两个研究领域的极大关注。2018年在中国首次举行的国际传热大会上赵长颖主持了上述两个专题的研讨(大会五天共设四个专题),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成为该大会的亮点。2017年,赵长颖与其他国际知名学者共同担任了纳米尺度热辐射领域最高水平国际会议NanoRad的短期课程的主讲教授,鉴于在该领域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赵长颖将担任2020年在上海举办的NanoRad会议主席。

 

关注学科建设,热心公益服务

 

赵长颖围绕学科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青年教师,关注青年教师独立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快速成长。他非常注重团队建设,积极完善和优化教学研究的群体。在他的细心指导下,团队内几名年轻教师入职一年内均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多位教师获得了校级教学奖励。作为所长,赵长颖通过青年教师座谈会等形式,了解青年教师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并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提出建设性意见,让青年教师更好地投入科研和教学工作。

 

赵长颖还是学校长聘教轨晋升委员会、长聘教职聘任委员会、国际化专家委员会及博士生质量研究小组成员,每次会议都全程参加,积极履职、建言献策、严格把关,为交大人才引进及博士生培养质量等各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作为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和选聘委员会成员,赵长颖积极与全球知名高校展开人才及科研合作。目前工程热物理所已具备先进的实验设施和完善的研究环境,完成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研究项目,研究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国际合作、面上项目、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国防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0余项,上海市重点基础研究和航空航天等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取得了一批突出的科研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赵长颖便是20余年始终如一,以实际行动传道、授业、解惑,践行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与责任。

 

【名师名片】


 

赵长颖,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常务副院长。主要从事微纳尺度热辐射、多孔介质传热、高效储热等研究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课题(973)、英国自然科学基金(EPSRC)等多项国家级重点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所发论文被SCI他引约4000次,连续4年(2014-2017)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6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1篇论文获美国ASME第四届国际微纳尺度传热大会最佳论文奖,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担任亚洲热科学执行理事,多个国际期刊编委,数十次在国际/国内会议做特邀报告。

 

来源:【上海交大新闻学术网】赵长颖:坚守在教学与科研一线的人才培养践行者和创新者

友情链接

Email:sjtume@sjtu.edu.cn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邮编:200240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