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晗:优秀是一种习惯

日期:2018-05-10

人物白描:马诗晗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专业 2014级本科生

 

 

 

对马诗晗来说,优秀是一种习惯。2014年到2017年,无论是核心学积分还是总学积分,她始终保持着专业第一。不管是学习、科研,还是生活、工作,她全面发展。如今,她已经通过“致远荣誉计划”,被录取为上海交通大学2018级直博生。

 

学习,从不是一件刻意的事情

 

在马诗晗看来,在学习上,她只是完成了基本的要求:课前预习,标记难点疑点,帮助她在课堂上快速理解,专注精神;按时完成课业,帮助她在课后及时掌握、巩固知识;考前做好课程总结,帮助她在考试中有清晰的思路,顺利取得好成绩。而这些,都是来自她高中起就养成的好习惯。

 

“磨刀不误砍柴工”,从图书馆回到寝室后,她不会继续熬夜学习。十二点前睡觉,早上七点起床,中午再享受短暂的午睡时光,是她能保持一天充沛学习状态的有力支撑。

 

当被问到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爱问。”在教室,她喜欢坐在前排,在那里,她可以和老师、其他同样勤学善问的同学近距离地接触。除了勤于向老师同学提问,她也会倾听别人向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有利于她透过不同的思维方式理解问题,从而弥补自身思考的缺漏,最终彻底解决问题。

 

在她眼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习本身变得更加轻松。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在复习时总结问题,优异的学习成绩已经是自然的结果。

 

科研,在突破中获得成就感

 

在科研中,她也有自己的良好习惯:定期写总结。在PRP项目中,定期写总结帮助她理清自己所做,明晰自己的收获,这一习惯也帮助她将自己第一个PRP项目的总结论文成功发表。在暑期科研过程中,定期写总结也帮助她与导师良好沟通,顺利完成自己的暑期科研。在正在进行的毕业设计中,定期总结已经成为一项规定的要求,于她更是游刃有余。

 

她认为,科研需要团队合作,也需要一颗责任心。这颗责任心不仅是对于项目本身,也是对于自己,有一颗在科研中遇到问题不退缩,坚持做下去的责任心,是帮助自己最终有所收获的关键。

 

提到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她直言,自己也会因为艰涩的论文、专业交叉导致的知识盲点、自学过程的艰难等问题经历郁闷期。她采取的办法是,多和师兄交流,向他们寻求“过来人”的经验。郁闷期只是一个阶段,就像“人只有在上坡时才会感觉费劲”,度过这一阶段,她在科研上取得了突破,逐步地有了成就感,也就更享受科研过程了。

 

生活,在享受中回馈

 

谈及业余生活,她和大多数人一样,喜欢和室友去享受一下午的K歌时光,喜欢去经历一场场电影的感动,喜欢把足迹记录在上海的春夏秋冬。她也喜欢运动,结束自习后,南体的月光会记录她跑步的背影,致远游泳馆记录下她遨游的身影,羽毛球馆记录下她挥洒的汗水。业余娱乐和运动使她在忙碌的大学生活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和身体素质。

 

与此同时,她也不忘用自己的方式去回馈生活的馈赠。在大二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她担任助飞计划山西省负责人,走访新生,开展座谈会,迎接新生的到来。大学四年,她也积极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她经历过见证凌晨两点月光的上马,体验过敬老院志愿者的触动,接受过两次优秀校庆志愿者的荣誉。志愿活动中,每每看到他人感激的微笑,都让她感到欣慰愉快。

 

大三加入学神学霸俱乐部,她承担起为同学们撰写学习经验的任务,将自己的学习经验所得传递给更多的人。担任学习经验分享会嘉宾、暑期科研讲座嘉宾,她将自己的学习、暑研经验更直接地传递给同学们。

 

未来,从来要体验过才能决定

 

她从不觉得未来的选择从一开始就是明确的。从一小受到父母的影响,到后来和同学的交流,她随时在思考和比较适合自己的道路。她曾想过出国读PhD,在暑研的体验后,她权衡利弊,放弃了这条道路。现在,在体验过后、在权衡与选择过后,她通过了“致远荣誉”计划,选择了直博,在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中奋斗。

 

回顾大学四年,马诗晗的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实,学习、科研、生活都在她良好的习惯下顺利地进行着,她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所得皆是理所应当。

 

转自: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  【青春足迹】马诗晗:优秀是一种习惯——《益友》报社

友情链接

Email:sjtume@sjtu.edu.cn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邮编:200240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