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栏目
新闻中心
【文汇报】上海氢晨:破解“卡脖子”,“氢”装上阵领跑零碳时代

发布时间:2024-04-12

 

在临港新片区运行的氢能源动力中运量公交线。

 

加氢15分钟续航150公里,穿行于临港新片区的中运量2号线是国内首条应用氢能源动力的中运量公交线路,而新片区氢能公交车累计行驶里程已达1000万公里;在北京、广东、江苏、内蒙古、陕西等地,各类氢能商用车投入运营,“喝”氢“吐”水,动力强劲又不会产生污染排放,它们所采用的“发动机”——燃料电池电堆,都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孵化出的创业企业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双极板和膜电极组成一块电池板,数百对电池板“手拉手”就组成一个燃料电池电堆。电堆是氢能源电池最为核心的部件,决定着一辆车的核心动力与性能。针对这一“卡脖子”技术,氢晨科技不断突破燃料电池功率、性能和寿命指标,开发出80千瓦、100千瓦、120千瓦、150千瓦、230千瓦、300千瓦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代金属极板水冷燃料电池电堆,批量应用于乘用车、公交车、大巴车、重卡、物流车、环卫车、中运量等多个领域,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收获海外订单。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实现“0到100”创新突破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再到落地应用,回忆起“二十载磨一剑”执着于氢能的创业历程, 教授、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易培云感慨道:“奋斗是创业的灵魂,不拼不闯一定没有前途。”

 

氢晨的故事始于2005年的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创始团队首次探索批量化制造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应用。一群理工男坚持研发,掌握了大功率电堆的装配理论与关键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对接产业需求,开发了国内首个百千瓦级燃料电池电堆,实现“从1到10”的跨越;之后,落户临港新片区并建立产业化基地,组建专门的运营团队,研制出我国首条大功率电堆批量化生产线,实现“从10到100”的产业化落地。

 

2019年,氢晨所在的上海交大团队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奖特等奖。这项成果打破了国内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对国外进口的依赖,制造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燃料电池电堆。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氢晨做到了无缝衔接,这背后是研发人员日以继夜的坚持,尽管氢能产业几经起伏,大家也不曾放弃。易培云记得,2020年底,氢晨迎来首个200台批量交付订单。“那是我们真正上车的第一批订单,压力很大,大家也都铆足了劲。当时临港的产线刚刚就位,为了赶交付,我和研发负责人两个月没回过家,抱着被子盯在产线上,我们的团队也是如此。”

 

“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地里的”

 

从80千瓦到300千瓦,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易培云表示,每一次燃料电池电堆的指标突破都是一个全材料体系的变化,一台燃料电池电堆包含的技术涉及材料学、化学、机械工程学、流体力学、工程热物理学等,设计模块也相当复杂,每一次数字上的突破都是体系的重构与提升。

 

“我们搞氢能,一直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地里的。”易培云说,为此,氢晨设立前瞻事业部,一群人专做海外技术和市场分析以及基础材料研究,秉承“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研发策略,氢晨产品不断提质降本、更新迭代,实现技术突围。2022年发布的第三代产品——单堆300千瓦大功率金属板燃料电池电堆,体积功率密度进一步突破至6.2千瓦/升,比肩国际一流水平。眼下,氢晨正朝着更高目标挺进。

 

高企的成本一直是氢燃料电池商业化落地的一个痛点,而氢晨在功率不断做大的同时,也将成本不断做低。“从2019年至今,我们单个电堆的成本从100多万元降到30万元左右,两年后预计能再降一半,基本达到民用标准。”易培云告诉记者,氢晨的目标是到2025年让燃料电池成本接近换电重卡,2030年要接近柴油车。

 

一边解决用氢的问题,另一边,氢晨也着手布局“氢从哪儿来”。2021年,氢晨开始切入上游制氢领域,投入PEM电解槽研发,并成立全资子公司氢盛能源。其自主研发的兆瓦级PEM电解槽有助于解决制氢、储氢环节的一系列技术难题,进一步加速商业化。目前,氢盛能源兆瓦级PEM电解槽测试甲类厂房已投用,二期200兆瓦级PEM生产线正在实施。

 

临港土生土长的“链主”企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这让氢晨和众多向“绿”而行的企业倍感振奋。“一季度明显感觉到整个市场热了起来,今年电解槽业务预计会有较快增长,我们的年度经营目标也会调高。”在易培云看来,今年氢能行业将迎来快速增长,“基本相当于2013年的锂电市场”。

 

站上风口的氢晨,既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上海和临港新片区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氢晨引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申能集团、临港集团、国家绿色基金等战略资本,在产业配套、企业服务、基金投资、市场拓展等方面获得全方位支持。“政策力度、应用场景、产业链优势齐齐发力,氢晨科技与临港新片区同频共振,已成为土生土长的‘链主’企业。”易培云说。

 

临港新片区在氢能领域布局多年,已形成集整车、发动机系统、核心部件、关键材料、高端装备、场景应用、基础设施于一体的产业格局。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已成长为国内电堆龙头的氢晨发挥“链主”作用,吸引上游的上海治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唐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游的康明斯氢能中国总部等优质企业集聚。

 

在易培云看来,氢能作为新兴行业,想要进一步发展,步子还需迈得更大些。“首先是属性问题,目前,氢气还被纳入危化品管理,制取只能在化工区,如果将其纳入能源角度管理,放开就地制氢加氢,成本将大大降低。其次,在运氢、储氢等环节,也需要相关政策进一步放开。”上海和临港新片区能否先行先试新的氢气管理办法,易培云充满期待。

 

【原文链接】【文汇报】上海民企开拓记|上海氢晨:破解“卡脖子”,“氢”装上阵领跑零碳时代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分享到

Email:sjtume@sjtu.edu.cn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邮编:200240

Baidu
map